厅局长请回答丨李军:推进美丽江西建设底色更亮、成色更足、特色更明
2025年02月17日 09:40:27
人气: 5157
来源: 生态环境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展现各省(区、市)生态环境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积极作为与成效,2025年2月6日起,部官微开设“厅局长请回答”栏目,邀请各省(区、市)生态环境部门厅(局)长分享工作经验、畅谈工作思路。今日推出“江西篇”~
推进美丽江西建设底色更亮、成色更足、特色更明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军
问:可以分享一下2024年的工作亮点吗?请重点说一两项工作。
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美丽江西建设,风雨兼程、日夜作战,努力到最后一天、拼搏到最后一刻,交出了一份高分的绿色答卷。
一是美丽底色更亮。我们统筹推进“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重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4年获评优秀,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全省PM2.5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达到历史最好纪录,空气优良天数比率95.5%,两项指标稳居中部第一;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7.7%,再创历史新高,好于Ⅱ类水体比例首次超过90%达到91.7%,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跻身全国第三、中部第一;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二是美丽成色更足。我们制定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三服务”机制,出台服务全省重点产业链“1269”行动计划和重大项目建设10条、支持环保产业发展10条、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12条等措施。探索“省级统筹、市级调剂、市场参与”的环境要素保障机制,推动一批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在全国率先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试点。稳步推进排污权储备交易试点,累计成交额3786万元。
三是美丽特色更明。我们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美丽村庄、美丽园区、美丽工厂、美丽学校建设指南。联合省工信厅、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推选发布了150个“美丽细胞”实践案例。高规格召开省级美丽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成立美丽江西研究院,高水平举办首届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学术研讨会。高质量制作“美丽江西,你我同行”系列宣传片,全方位多角度展现美丽江西建设成效。
问:2024年遇到最难忘的事件是什么?
2024年最难忘的是省委、省政府对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委书记、省长亲自推动实施了全省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并为我们设定了“队伍精干、装备精良”的目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按照“一年强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提升”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监管智能化,全力以赴推动生态环境监管水平上台阶。
一是全面升级硬件设备。在财政支出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全省各级落实资金9.43亿元,推进实施能力提升项目56个,分级分类补齐一批、更新一批、提升一批环境监测、辐射监管、督察执法、环境应急等仪器设备、装备车辆和物资保障,新建了6个省级执法实战基地和1个环境应急实训基地,监管能力硬件基础不断夯实。
二是加快提升软件能力。通过举办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执法大练兵、应急大演练活动,以赛促干、以赛提能,搭建队伍比学赶超平台,激发干部争先创优热情。在全国首创环评与排污许可联合大比武,首次实现全省业务线人员全员参与,进一步挖掘服务绿色发展的人才潜力。全年全系统招录人员193名,其中引进博士10名、硕士91名,占比52%;具有环保相关专业人员159名,占比82%,队伍专业化水平快速提升。
三是更加注重科技赋能。大力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建成首个大气观测超级站,组建了全国首个生态环境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联盟,先后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规划院和卫星中心等大院大所开展交流合作,由两个院士团队分别领衔开展了鄱阳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研究和全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攻关,带动提升全省生态环境科技支撑能力。省环科规划院主持的“离子型稀土矿区水土污染协同治理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首次荣获全国环境保护科技进步二等奖,成功申报立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和资助金额创历史最好成绩,列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省级科研院所第一。
问:落实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今年的工作重点在哪里,工作思路是什么?
2025年,江西将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提速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一是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完善生态环境体制机制。深化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垂改,不断完善监测、监察和执法体系。加强生态环境法规建设,发挥标准引领和倒逼作用,强化污染治理科技攻关。健全省级排污权交易制度,推进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努力创造更多江西改革经验。
二是坚持深入攻坚,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坚决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力推动鄱阳湖非法矮围整治、生活污水治理等10个专项攻坚行动。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持续深化鄱阳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专项行动,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夯实绿色生态基础。
三是坚持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打造一批各美其美的实践示范样板。大力选树美丽工厂、美丽学校、美丽村庄等“美丽细胞”典型案例。一体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等“美丽系列”建设。奋力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是坚持生态优先,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执法监督帮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全省产业布局、项目引进划好“绿色标尺”。健全环评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聚焦重大项目建设,提前介入,主动做好环评服务和环境要素保障,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五是坚持上下联动,加快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效能。坚持一手抓硬件、一手抓软件,省市县三级联动,加快生态环境监测、执法、应急、辐射监管装备设备建设,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加速构建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提升污染源自动监控水平,提高执法效能,完善化工园区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供稿 |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编辑 | 李夏菁
原标题:厅局长请回答⑩ | 李军:推进美丽江西建设底色更亮、成色更足、特色更明
关键词:
土壤污染治理,无废城市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