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直播
订阅更多信息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产品详情
一、核心定义与技术底座
智能供水系统是以物联网(IoT)、大数据、人工智能(AI)、边缘计算等技术为支撑,对水资源从源头取水、输配水、用水到排水全链条进行数字化监测、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其核心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精准调度、安全保障,同时降低水务运营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关键技术架构:
物联感知层:通过各类传感器(水质、水压、流量、液位等)、智能水表 / 阀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供水全流程数据。智能供水系统价格
网络传输层:利用 5G、NB-IoT、LoRa、光纤等通信技术,实现数据的低时延、高可靠传输,支持边缘节点本地化数据处理。
智能平台层:基于云计算或私有云搭建数据中台,集成数据可视化、智能分析、预警预测、设备管理等功能,形成决策中枢。
应用执行层: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如变频水泵、电动阀门)、应急响应机制、用户服务终端(APP / 小程序)等,落地各类业务场景。
二、核心功能与应用场景
(一)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水源地与制水环节
水质预警:实时监测原水浊度、重金属、藻类等指标,联动净水工艺自动调节加药量,保障出厂水达标。
能耗优化:通过 AI 算法分析制水设备(如水泵、过滤装置)的能耗数据,动态调整运行参数,降低制水成本(据统计,智能化改造可降低 10%-20% 能耗)。
输配水网络
压力动态调节:基于用水需求预测(如早晚高峰、节假日),自动调整管网压力,避免 “高压爆管、低压缺水” 问题,节水率可达 15% 以上。
漏损精准定位:通过压力梯度分析、流量平衡计算或声学监测技术(如分布式光纤),实现漏点定位误差≤10 米,漏损率从传统的 20%+ 降至 5% 以下。
用户端服务
智能计量与计费:支持阶梯水价、实时用水数据查询(如 APP 显示每日 / 周用水趋势),引导用户节水。
主动式服务:自动识别异常用水(如连续超量用水、长时间零流量),推送提醒信息;漏水报修自动派单,维修进度实时追踪。
(二)典型应用场景
城市供水管网:超大城市输配水网络的压力平衡、漏损控制,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已通过智能系统降低管网漏损率超 30%。
工业园区:高耗水企业的用水效率管理(如实时监控生产线用水量)、循环水系统优化,助力达成 “节水型企业” 目标。
农村饮水安全:偏远地区水源地水质监测、小型水厂无人化值守,通过 NB-IoT 传输数据,解决人工巡检难度大的问题。
智慧建筑 / 小区:二次供水系统智能化(如无负压供水设备联动)、消防用水优先级保障%。
三、核心优势与价值
水资源高效利用
减少管网漏损带来的水资源浪费,中国每年管网漏损水量超 100 亿立方米,智能系统可挽回约 30%-50% 损失。
精准匹配用水需求与供水能力,避免 “过度供水” 导致的能源浪费。
运营成本显著降低
人工巡检成本下降:传统水务公司每 100 公里管网需 5-8 名巡检员,智能系统可减少 60% 人力投入。
设备维护成本下降:通过预测性维护(如振动传感器监测水泵磨损),减少突发故障导致的停机损失,设备寿命延长 15%-20%。
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水质污染事件响应时间从 “小时级” 缩短至 “分钟级”,如某省会城市 2023 年通过智能系统及时拦截水源地污染,避免 20 万人用水危机。
应急调度自动化:突发灾害(如地震、台风)时,系统自动切换备用水源、关闭高危区域阀门,保障关键区域供水。
用户体验升级智能供水系统价格
用水透明度提升:用户可实时查看水质报告、用水详情,满意度从传统模式的 65% 提升至 85% 以上。
服务效率提升:报修响应时间从 “2 小时” 缩短至 “30 分钟”,投诉率下降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