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污也能变宝?
2025年02月08日 14:17:40
人气: 14496
来源: 三峡小微 黄克瑶
一大早,经过全面消杀,12立方米容量大小的专用收运车缓缓驶入江苏省灌云县宝仁牛场,11.6吨的粪污已经被整齐堆放,等待收运。奶牛养殖场老板张海祥笑着说,“畜禽粪污是个宝,但处理不好也是个麻烦事。养殖场刚刚开办,就赶上有机质中心建起来了,让我们打消了后顾之忧。”
张海祥所说的有机质中心,位于灌云县杨集镇上,是三峡集团首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项目。每天,26辆专用车组成的收运队穿梭于全县近50家养殖场区,将这些令人头疼的“麻烦事”,运往灌云县有机质中心。在这里,8个如胶囊状的厌氧发酵反应器、圆柱形的好氧滚筒发酵单元等一系列现代化设备大显身手,将粪污变废为宝——生成天然气,制成有机肥。
每每看到有机质中心的收运车,养鸡户陶江夫妇便频频感慨这真是“及时雨”。
曾经,老两口总是为粪污的事情发愁。“以前随意堆放,后来大家也都有环保意识了,知道这不仅污染环境,气味也大。”
“因为问题不好解决,我们只敢养2万只鸡。总共有5个棚,其他3个都空着,可惜了。”陶江指着自己的养鸡棚说,“粪污的问题有着落了,咱也敢扩大规模了。”
有同样期待的不只是养殖散户。
灌云县有一家大型规模养猪企业,有3座种猪场,6座商品猪场,1座育种场,总占地千余亩。
当前,是生猪的销售旺季却也是疫季,“冬季昼夜温差大、天气寒冷,是猪病多发的季节,环境要求和防疫问题格外重要。”企业环保主管王庆旭介绍,按照环评要求场区建设有畜禽粪污的配套处理设备,同时打造了种植基地,实现区域内种养小循环,但日均60吨的粪污处理、消纳依然是个挑战。
“如今专业车辆过来收运,对于我们来说便捷又安全。”王庆旭说。
2024年,灌云县的生猪饲养量达106.67万头,家禽饲养量约1652.21万羽,是个名副其实的养殖大县。
“整个厂区设计年处置畜禽粪污30万吨,餐厨垃圾1.8万吨,基本覆盖了全县畜禽粪污的处理需求,采用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DANAS干式厌氧发酵技术、SG-DACT滚筒动态好氧高温发酵技术、沼气膜提纯技术等系列核心技术实现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环保集团灌云县有机质中心负责人周清泉告诉记者,“满产可实现年产生物天然气876万立方米、有机肥和沼渣4万吨,平均每年减少碳排放量12万吨。”
有机质中心转一圈,曾经的“生态包袱”化身“绿色财富”。
“2024年9月,在县农业农村局推荐下,我们试用了有机质中心生产的有机肥。经过安全检查后,草莓大棚开放采摘。用有机肥种出的草莓,圆润饱满,口感极佳,市场竞争力强,价格也高。”灌云县四队镇后腰村主任孙娟欣喜地说。
正值草莓上市季,后腰村村集体承包的草莓大棚里,娇艳欲滴的草莓已然成熟,游客穿梭其中,尽享田园采摘之乐。
“有机肥当然好,可以改善土壤肥力,避免土壤板结,而且对植物根系的发育有好处。”距离有机质中心30公里之外,承包了5000亩土地的种植大户王岩,去年一口气签下了1000吨的有机肥试用合作。“我这里正在打造覆盖2万亩田地的育秧工厂,使用60%的土壤混合40%的有机肥的方式培育秧苗,让苗木更壮实,品质更优良,未来在这一方面对于有机肥的需求还是很大的。”王岩笑着说。
“只要方法得当,畜禽粪污就是宝。”灌云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表示,“打通有机固废处理上下游产业链,推进畜禽粪污收运、处理、资源化还田利用,实现‘农牧循环、种养结合’,生态农业发展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此时,标有“一体化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系统”字样的设备正在灌云县有机质中心里运行。“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设备,正在高浓度污水处理场景下进行试验。”三峡集团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师万新宇介绍,“灌云县有机质中心刚刚获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验证基地,还在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的应用场景作用。后续,我们将通过验证基地的建设与运营,识别、筛选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固废处理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体系和工具包,以科学技术手段助力城乡绿色低碳发展。”
值总:王东红 陈晓英
编辑:任贤 高锦涛
美编:危晓雁 宋程
来源:中国三峡集团
原标题:畜禽粪污也能变宝?
关键词:
养殖污水处理,废水处置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